在朋友圈包括我自己也碰到了这样的一件事:被老师怀疑作业或文章不是自己写的。
也难怪,随着AI技术进步的今天,确实很难看出普通人和AI之间的差距。
但真正的文章中所体现的内容不应该是AI能够轻易模仿的,毕竟AI没有办法思考,而我常常被误认为作业不是自己做的原因也正在此,因为很多的作业其实并不要求拥有自己的很多主观意见。
在电影学校,作业中竟然不能出现自己的喜好,不能说自己喜欢或讨厌某部电影,而要带着分析的眼光去看待这部电影的内容,仅从这一点上,我就对电影教育产生了莫大的怀疑。
电影做出来就是给人看的,人家不喜欢,没有人投资你,岂不是电影人的傲慢?
初中时写了一篇政治作业,被老师问道这是我自己写的吗,我说是,老师便不再说什么,我也没有撒谎,我只是学着新闻联播里面的样子写了作业而已,没想到效果竟然那么好。
而在电影大学竟然也碰到了同样的事情,只是因为语法使用的不同,就被怀疑是不同的“人格”写的,时隔一年写出来的文章放在同一本作业本里,文风出现变化我觉得是一件很常见的事情,而且作为一个创作者,能用不同的风格写出不同的文章,我自觉是一种能力的体现,说明我用自己的写作技巧“骗“到了老师。反过来,我也可以说,是老师的水平,没法看出我文章的变化是来自于学生自我的变化。
如果老师提出的质疑是有攻击性的,那我也绝不会轻易接受这一点;如果老师的质疑是建设性的,那我就应该继续采取这样的做法,在这个AI的时代写出更多属于自己的东西。
但作为教育工作者,在AI盛行的年代,难道不应该提升教学水平,让学生无法依靠AI来完成作业吗?对AI能够完成的事情进行抨击,不正是体现了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能力低下吗?
当然,AI很多时候被人认为是“抄袭”的体现,抄袭当然是不对的。但AI在目前位置的发展充其量也只不过是高级一点的搜索引擎罢了。
抛开AI话题不说,我更想说的是作为老师、作为教育工作者,应当去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想法、掌握知识才是关键;而不是一味去作为学生的对立面,质疑学生的能力,从而批评指责,让学生交上一份老师认为是好的作业而已。
又要学生有客观辩证的思想,又不接受人云亦云,客观又如何体现呢?
客观虽然不取决于“大多数人的认同”,但谈到电影里表达了什么,这东西就像做阅读理解一样,电影里要是有了答案,你也没法从这份答案上看出人与人之间有什么区别。
对于有些老师经常把学生当成笨蛋教的行为,首先会影响我对于一个学校为什么会招这样的老师抱有怀疑,从而影响自己对整个学校的评价;其次,如果学电影碰到这样的老师,想必也会逐渐失去对电影的兴趣。
对于电影教育,我还想说的是,课上不看有趣的电影,怎么做出有趣的作品呢?
对于制作电影的人来说,如果连看电影的欲望都没有,那怎么指望在娱乐众多的现代做好电影呢?
如果电影业界充斥着这样的傲慢和不公,对喜欢电影的我,大可去追求一些更加值得喜欢的东西,如游戏、动画,不用为了所谓的业界和大义去牺牲自己的时间和创作成果。
好电影、好老师、好同伴等等固然是不可多得的,此文只想说明业界对于创作的下限真的比我想象的要低很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