给作品打分,用分数的高低来衡量作品的水平在我看来是一件不合理的事情。
分数终究只是一个结果,而不是一个评价的过程。
一部优秀的作品自然会有高分,但分数偏低的作品,就一定“不好”吗?也不见得。
评分确实能够反映一些事情——人气高低等等……
一部一千万人看过的电影和一百人看过的电影,分数的高低显然不能放在一起比较。
更不要说是长篇电影这样变量数之不尽的作品。
不管未来评分是否应该存在,或是否还实际存在着,这都不是重点。关于评分,我唯一能说的只要能让“自己”能从评分中真正看到一部作品为什么会获得这样的分数就足够了。
一个反例:很多时候,一部作品之所以没有取得高分,是因为人们的鉴赏能力还没有达到创作者的水平,虽然这样的作品屈指可数,大多数作品只是留存于媒体之间而已,我认为真正优秀的作品,不仅仅是投入努力或是付出真心,而是更多的什么东西。
当然,如果没有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,那么谈论评论以外的也无济于事。
那么,可以传世的作品和只能轰动一时的作品之间究竟有怎样的区别呢?
也许不仅仅是作品本身的质量、风格、深度等等的差距,还有给予我们个人的影响、社会的影响等等。
综合看来,评判一部电影的好坏确实很难。
作为创作者来说,我觉得作品当然是有高低之分的,而且可以在作品之间进行比较,比较得多了,便能够得出一个符合自己的评价。
这就是我对自己理想中的评分系统的设想——
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独立的作品库,评分系统在比较中产生。
比如,两个作品进行比较时,可以很容易选出自己更喜欢的那一个,只要这样来回比较的次数够多,说不定这个评分系统可以把“分”给去掉,直接评判自己究竟最喜欢和最不喜欢怎么样的作品,而且这样也可以让评分更加个人化,不失为是一种更加个性化的打分手段。
当然我的野心还不止于此,我希望在不远的未来能够实现更加完整的愿景,虽然我不能在这样公开的博客里和各位阐述我脑中所有的想法,但我觉得这至少是一个让人觉得很有趣的做法。
也许别人能够代替我完成我的愿景也说不定,但我真心希望那一天会到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