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结论而言,以《偷自行车的人》为代表的一众现实主义电影,对我而言就是卖惨+堕落。
这些作品与”歌颂在艰难生活中奋斗的人们“的理念正相反,在越是充满不公平的世界里,就越是在强调这些人所遭受的痛苦和折磨。而往往在这样的环境中,这些人也会选择自甘堕落,或成为”不公平“的一分子。
正如我所说,诚然,我支持那些在夹缝中寻求生存的人,也理解在”环境”中造就了某些超脱于价值观以外的行为。
但我希望看到的作品是像《better call saul》中的主角们那样,在看不到法制发挥作用时,用自己的方式去实现“善良”;在法制变成赚钱时,回归”公平”的初心;在不公平出现时,让公平出现。
尽管由于种种原因,《better call saul》的结局也没能贯彻这一点,主人公们选择了自甘堕落,但《better call saul》前期对于环境和主人公动机之间的联系,以及主人公所执行的大部分行为,都是在实现善,而并不是堕落的表现。
从价值观的正确与否上来说,我更加认为所谓的“现实主义”电影所蕴含的价值观已经落后于时代了,即错。
”如果说真话没人信,那就只有说谎了“的环境里,谎言并不是,也不该是一种堕落和妥协的表现;在糟糕的环境里,我希望看到的也并不是与环境”格格不入”而抗争到死,负隅顽抗的人。而是在环境中坚强地生活下去的这些人们,尽管表现上妥协,但内心保有原则、底线与真实。
我希望看到的是在夹缝中生活的人,奋斗过,绝望过,或许也自暴自弃过,但最后总会重新拍拍身上的灰站起来,继续向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