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以为,作品可以以任何形式进行延续,但电子版横行的现在,想要把书拿在手里没想到比想象地更加困难。
在日本,创作者们的作品很多都只有电子版的销售渠道,而且不仅仅是一部作品,而是很多。
除了热门大火的作品会一直有纸质维持热度之外,一些优秀的作品就好像埋藏在深海里。
仅仅是几年的时间,就已经让这些作品成为了过去式,让我不禁觉得时代好像也停留在了某个节点上。
诚然,随着创作的门槛越来越低,每年可能都有成万上亿的作品被创作出来,鉴别好坏质量高低固然需要更多的时间。
但倘若作品的加印与否,纸质或电子版,在消费者手里没有一个话语权的话,那么想得到这件物品的人可以说毫无办法。对作者来说,有人喜欢自己的作品,却没法给自己带来收入,不也是一件很讽刺的事吗?
作为创作者当然是很痛恨盗版的。但倘若是生在这样的时代里,比起盗版,我更想让所有人都得到满足。
出版社、作者有钱赚,消费者有作品看或是收藏,其实就这么简单。
如果说一个作品的纸质出版在消费者手里,哪怕是定量投票之类的也好,价格贵点也好,总得有个方法吧,在这个作为消费者无法选择的扭曲的时代里,我只能感到痛心。
十分痛心!